新闻中心

华为十几万人富士康上百万人为什么企业规模越做越大



  如果你去过富士康,会被富士康的规模所惊叹,俨然是一座小型的城市,比如郑州富士康规模一度超过40万人,甚至超过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的人口总和。像富士康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全球工人总数一度超过120万人,而像华为这类服务密集型企业,工人总数也超过18万人。

  这么多的人一起工作,如何让所有人步调一致,是百年来的管理难题,因此在富士康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有严格的上班纪律,比如上班不能迟到、早退,甚至休息时间都有限定,否则都会遭到惩罚。

  在富士康里,男女宿舍要严格分开,在宿舍内不可以进行抽烟、喝酒、赌博等类似活动,除了狱警和瞭望塔,这里仿佛是一个大型监狱。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想逃离这家巨型的工厂,很多人迫于生计来到这里,在被榨干生活热情之后,最后又选择离开。

  这些工厂巨无霸是怎么样产生的呢?为何形成如此大的规模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在第一次看到大型工厂的时候,为它的巨大规模所惊叹。这家坐落于英格兰德比市的工厂,厂房有5层楼高,拥有一个7米高的巨大水车,带动2万多个轮子,近10万个零部件,水车每转动一圈能生产6万7千米的丝线,超过一个家庭十几年的生产总和。

  在巨型工厂诞生之初,人们发出的不是厌恶,而是由衷的赞叹,可是随着工厂的发展,人们面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物种,逐渐由新奇转变为憎恨,由之前的引以为豪转变为满眼的憎恶。

  巨型工厂的诞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由一群伟大科学家发明而成,而是由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小创新逐渐累积而成的。比如对纺织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珍妮纺纱机,最初是手摇式的,适合在家庭当中操作。

  18世纪,英国纺织业诞生了外包模式,也就是由实力丰沛雄厚的商人牵头,给家庭当中的小作坊提供订单和原材料,让这些外包的小作坊,完成产品的生产,之后这些商人将制成品分销到全国各地。

  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后的100多年,英国纺织业一直遵循着这种外包模式,并没再次出现任何一家大型工厂。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叫做阿克莱特的机械师发明了一种更先进的纺纱机,就叫做“阿克莱特机”。

  起初阿克莱特的纺纱机和珍妮纺纱机一样,也是小型的,可是这种小型纺纱机非常容易被盗版,因此拿不到专利费用。阿克莱特于是想到把机械做到足够大,只有拥有足够资本的商人才能用这种机械,因此也能够支付昂贵的专利费。

  阿克莱特纺纱机紧挨着大型河流修建,依靠巨大的水力推动机械运转。受制于大型水力设施,这些工厂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后来人们通过风力,或者畜力当做动力来源的时候,依然会把工厂规模建设得非常大。

  资本家们发现,集中在一起,这些工人上班时间不但更长,而且产品质量也更稳定,而且监管的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一度出现类似于监狱一样的厂房。人们根据监狱构造特点,在厂房中央建立一个巨大的瞭望塔,让监工像看管囚犯一样看管工人。

  工厂利用这种圆形工厂的构建模式,用更少的监工,监督更多的工人,以便于提高整个人工利用率。早期的工厂并没用流水线的构造模式,更多的采用小型组织合作的模式。

  早期的纺织工人也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相比于男性劳动力,这些妇女与儿童不但手指更加灵巧,而且雇佣成本也更低。据统计,在1835年,年龄在21岁以下的纺织工人占比达到30%-50%,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10岁左右的童工最常见。

  当地官员将收容所当中的这一些孩子送进工厂当做学徒工,如果这些童工试图逃跑,会被抓回工厂。通常这些工头都是成年男性,他们不但监管这些童工,甚至对这些童工进行体罚,以免这一些孩子偷懒磨洋工。工厂一般会用两班倒,每12个小时换一轮班,每周工作70个小时之后,只有礼拜日那天才能休息。

  虽然我们现在看,这种压榨童工的方式非常不人道,但是如果这一些孩子流落到街头,非常容易被冻死或者饿死。这些济贫院通常人满为患,不得不为这一些孩子另谋生路,否则难以为继。

  这些工厂的环境非常恶劣,为减少棉线断线的几率,室内温度通常要求比较高,而且湿度也非常大,也就是说整个车间又闷又热。当时润滑剂采用的鲸鱼油,这就导致各处弥漫着恶臭味。

  所以第一批大型工厂出现的时候,人们普遍的印象就是贫穷、肮脏、贪婪以及疾病。由于工厂当中飘散着粉尘与棉絮,很多工人早早就患上尘肺病,人们一致认为这就是通往地狱的入口。

  改变工厂=地狱这一印象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工厂,这里和英国曼切斯特一样,汇集了众多工厂,工人规模超过2万人。与英国人间地狱不同,这些工厂里不但有商店、教堂,更不可思议的是图书馆、演讲厅等,这里的纺织工人,衣着体面,工作之余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与英国那些暗无天日的工厂相比,俨然是一个天堂。

  在当时普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带有先天性的恶,比如在《资本论》当中认为,在工厂当中工作就是一种酷刑,人们除了永不停歇地工作,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做,包括思考。

  那么洛厄尔工厂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呢?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逃到美国这些清教徒对于上帝的虔诚,以及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等。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极度缺煤,所以即使全世界都在使用蒸汽机,可是美国依然使用最原始的水力作为动力来源。

  所以早期的工厂都建立在巨大的瀑布旁边,一个巨大的瀑布能够供几十家工厂同时开工。所以美国的这些工厂,没有英国工业重镇那样,整日浓烟滚滚,到处弥漫着煤灰与二氧化硫恶臭味。

  不同于英国的人口密集,由于美国人力资源非常稀缺,所以美国工厂虽然也招聘童工,但是这一些孩子根本不够用,于是更多的学生应招进入工厂。这些受过教育的工人,他们更加独立,除了挣钱之外,希望从群体生活当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相比于欧洲的大型工厂,这里不但没有无产阶级,也没有大规模罢工活动,这些工厂当中的工人,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回家,他们也愿意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建国之后的很多政治精英很多受到工厂文化的影响。

  也正是洛厄尔工厂的出现,让美国社会精英们看到有别于南方农场的工业社会,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北方政治精英们。他们看到工业化给英国带来的巨大改变,新世界的美国肯定与旧世界的欧洲不同,同时也可以打破美国奴隶制的现状。

  人们对于工业巨人的赞叹,来自于钢铁巨人的出现。1876年5月份,为了纪念《独立宣言》发布100周年,美国人在费城举办了一场博览会,在博览会上,美国人展示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巨人,这个高达12米的蒸汽发动机,仅传动轴就长达37公里,在长达半年的展览时间里,共吸引超过1千万人前来参观。

  人们逐渐摆脱工业化的负面评价,之后英国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整个展厅用钢铁和玻璃组成,这也成为之后几百年里展厅的样板。随后1889年,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人们在巴黎建造了巨大的埃菲尔铁塔。这个重达10万吨的庞然大物,用到1万8千个构件,仅铆钉就耗费250万个,日后每隔7年就会粉刷一次,每次所用的油漆就高达52吨。

  相比于纺织工厂,钢铁厂工艺流程更复杂,成本也要比纺织厂更高。随后20世纪诞生的汽车工厂,更是成为一座小型城市,比如1924年福特旗下的一座工厂,雇佣人数超过4万2千人。为避免工人罢工,福特不得不把工人工资翻倍,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不能迟到、不得酗酒,甚至必须和他们的合法伴侣结婚。为此福特还成立了“社会部”,专门调查工人的私生活,如果生活作风不端正,也有一定的可能面临失业的危险。

  在杰弗里·韦斯特《规模》一书中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现实当中的组织,都会倾向于越做越大,其最终的原因是组织越大,对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就会越高,也就是说规模越大,越节省资源。

  书中计算了城市道路总长度、加油站的数量,还有水电线的总长度,和人口数量呈0.85次方成正比。如果按照这一个比例关系来计算,如果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需要50个加油站,而200万的城市只需要80个加油站。

  除此之外,韦斯特还统计出,一个城市创新专利数,还有产能和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城市越大,那么这座城市的产能增加速度越快。简单说就是,城市越大,消耗越少,产出越高,因此人均利益就会增加。这也是怎么回事越是大城市,人们的平均薪资会越高的原因。

  另外大公司也更加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比如我们买保险的时候,很难搞清楚保险背后的复杂逻辑,但是我们能看见保险公司背后的巨大规模,以及保险公司一栋栋大型的高楼,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我们的信任程度。

  当然规模越大,越有效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家都一定要按照统一步骤,同一个方向去努力,若公司内部,城市内部,大家都朝着不同方向努力,反而形成了彼此的消耗。这也是怎么回事福特强调文化与规则,富士康看上去像一个军营,或者说一座监狱。

...